8月15日,中國低碳農業發展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舉行。論壇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引領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展開研討交流。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陳溫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副所長周衛出席,中國農學會副秘書長莫廣剛在開幕式上致辭。
莫廣剛在致辭中指出,17年前的今天,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湖州市安吉縣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科學論斷?!皟缮健崩砟顝奶岢?、發展到完善,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和路徑選擇。近日,中宣部、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正式出版發行,全書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全面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原創性貢獻,我們要認真學習、全面理解、準確把握、堅定踐行。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當前,大力發展低碳農業、推進農業農村減排固碳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浙江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組織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五水共治”等重大行動,打造了綠色低碳的浙江樣板,此論壇的舉辦對進一步促進浙江低碳農業向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農學會愿同浙江各有關方面加強合作,充分發揮科創中國綠色低碳創新聯合體的作用,與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一道,為低碳農業高質量發展、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近年來,德清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把綠色發展貫穿于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各領域,把生態價值轉化體現于農業轉型升級全過程,堅持以數字賦能實現源頭降耗,高度重視依靠科技強農、機械強農推動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積極打造數字農業云平臺、全國首個縣域GEP核算決策支持平臺,有力推動農業生產全流程的數字化、精細化、高效化;以生物凈化促進末端減排,率先開啟漁業養殖尾水治理,不斷優化養殖環境,因地制宜打造“水下森林”,構建水生態平衡系統;以種養結合暢通生態循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全面探索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做到“種養結合、糧經兼顧、資源循環、生態高效”,實現了農民增收與生態優化的“雙贏”。
陳溫福院士,周衛院士,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林福呈院長等三位專家,分別圍繞生物炭與低碳農業、耕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的戰略思考、綠色低碳高效生態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形勢等主題進行主旨報告。
本次論壇是在湖州舉辦的2022中國綠色低碳創新大會重要活動之一。